一、预答辩分组
时间:2024年9月21日(周六)8:30
地点:40教206会议室
预答辩委员会专家组成:
主席:梁桂兆教授(重庆大学,博导,生物与医药方向)
委员:李大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博导,茶叶生物化学与茶的综合利用方向)
韩顶立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导,食品营养与代谢组学方向)
索化夷教授(西南大学,博导,传统发酵食品品质成熟机理和风味品质控制技术方向)
张宾佳教授(西南大学,博导,食品加工与营养品质调控方向)
秘书:唐甜
方式:线下答辩
1.博士生:魏芳 指导老师:曾亮教授
论文题目:高甜南川大树茶红茶呈甜机制
2.博士生:汪洁琼 指导老师:曾亮教授
论文题目:绿茶饮料“熟闷”气味物质鉴定、形成机制及调控基础研究
3.博士生:王睿 指导老师:刘雄教授
论文题目:花椒麻味物质稳定性及其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功效研究
二、预答辩实施方案
学院2024年秋季学期毕业博士研究生预答辩线下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1. 预答辩地点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40教206会议室
2. 预答辩准备
学院邀请5位校内外专家,成立预答辩专家评审小组。毕业生按照上述第一点小组安排顺序答辩。
预答辩前毕业生准备好自己的纸质版论文(需装订成册)6份(五位专家各一份,答辩秘书一份备查)。
此次答辩方式为线下答辩,需由预答辩秘书组织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熟悉预答辩地点及设备。
预答辩前请各毕业生提前商量好预答辩记录本的记录人,预答辩过程请相互记录,尤其是专家的修改意见一定记录清楚,以便于预答辩后对论文按要求修改。
3. 预答辩过程
(1)预答辩开始前由学院领导宣布预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名单。
(2)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宣布答辩开始。
(3)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主要情况,重点报告论文主要观点、主要研究过程和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补充说明内容。博士学位论文陈述报告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预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回答提问。预答辩委员会着重与答辩人共同探讨问题,避免泛泛评论。现场旁听者可就论文提问,参与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重点考察答辩人回答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
(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90分钟。学生陈述超时由答辩秘书提醒,专家问答的时间由主席把控。
(6)导师或导师组教师介绍答辩人简历、执行培养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及论文主要学术价值等基本情况。
(7)所有毕业生、旁听学生及学生志愿者全部离场,预答辩委员会举行单独会议,就答辩人是否通过论文预答辩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形成决议。预答辩专家现场无记名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及决议要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通过,不满足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通过者则不通过。
预答辩决议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两种。决议结果运用如下:
A. 预答辩“通过”者,可在论文修改后提出答辩资格申请。
B. 预答辩“不通过”者,须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重大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修改,经导师审阅同意,于半年后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8)毕业生、旁听学生及学生志愿者重新入场,预答辩主席向学生宣布预答辩结果。
(9)全体毕业生及预答辩委员会委员合影留念。
预答辩具体流程参考西校〔2023〕226号关于印发《西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管理办法》的通知。
4. 预答辩后相关材料的提交
(1)《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电子版及纸质版,预答辩后由学生根据预答辩情况完善意见栏,表格格式不得修改,不得增页,正反双面打印,完善后交由预答辩秘书审核。
(2)《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结果汇总表》电子版。预答辩秘书汇总后发送至邮箱tangtian0219@163.com (邮件命名:【2024年秋预答辩结果】姓名-联系电话)。
(3)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完成《西南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修改报告》,将导师签字后的纸质版按时提交给预答辩秘书。
(4)记录完整的《预答辩记录本》纸质版按时提交给预答辩秘书。
三、现场观摩要求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博士预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在校师生可前往学院相应答辩教室观摩交流。为保证预答辩质量,现场观摩师生请于答辩开始前15分钟到场,预答辩开始后请勿随意走动,欢迎各位观摩师生对本次预答辩进行提问交流!